4556银河国际在线名师讲堂“感官与多模态修辞”讲座举行

发布者:4556银河国际在线发布时间:2024-04-23浏览次数:10


 422日,由沪江院主办的名师讲堂在军工路470号校区第一教学楼150教室如期举行。

上海市曙光学者,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黄立鹤为在场一百五十余位本科生带来了题为“感官与多模态修辞”的精彩讲座。

黄立鹤教授首先从诸位名家对“通感”的评议谈起。所谓“通感”手法,常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里出现,创作者运用一种或多种感官经验去描绘另一种感官体验,从而将某个事物、状态或过程描写得更加生动。在汉语学界首次进行系统论述的当属钱钟书先生发表于1962年的《通感》一文,钱氏主要从文学和修辞学领域考察通感,发现它来源于心理学和语言学。陈望道先生也曾在《觉悟》中,对文学作品中的感官互通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其视为人体器官官能的交错,判断这种语言现象具有生理依据。



而所谓“模态”(Modality),是指包括感官以及处理由此感官产生的感觉信息的神经系统。从母胎到坟墓,人与外界(包括人与人之间)互动都是多模态的,人类通过多模态感官处理信息产生记忆,之后通过语言进行再次编码,将体验说出来。在阶段性上,皮亚杰以符号表征为界将人类行为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符号前阶段称为“感觉-运动行为”(约为出生到1岁半至2)。这一阶段代表性学说的有Maurer(1993)提出的“新生儿通感假说"(The Neonatal Synaesthesia Hypothesis),其认为婴儿在出生后到四个月之前对于通过不同感官信道输入的信息是不加辨别和区分的,例如声音可以同时启动视觉,听觉和触觉。但四个月以后,各感官开始独立模块化,逐步发展成像成年人一样,通常不再进行跨感官处理。并且,不同感官模态的衰老程度和速度都不一致。视觉和听觉模态往往随着年龄增长而相对显著下降,一般而言70岁后下降的速度有所增加,而体感和味觉模态的年龄差异较小,但其中的温度感觉、触觉和咸味味觉的年龄差异相对显著。


黄立鹤教授引用顾曰国先生之言总结到用多模态视角分析特殊老年群体的“言思情貌”,能够为我们呈现“鲜活整人”的真实形象符号,了解这一特殊群体老年人的语用交际表现,也为老年语言学的发展,提供重要启示。在讲座终末,黄立鹤教授另就同学们提出的数个应用类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地回答。

本次讲座得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不仅是4556银河国际在线推动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成效,也是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学习,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人才的积极探索。

Baidu
sogou